復原力不只忍耐壓力, 還包括回復原狀. 這影響人的一生, 包含層面很廣, 都與自律神經的調適能力有關聯. 舉例來說很多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會表示, 失去耐心容易因小事煩躁, 以及緊繃難放鬆. 這些都是復原力下降的特徵.

如同文中所提, 現代人有許多行為習性會對復原力有不良影響, 亦如自律神經失調一般, 需要給自己反思的機會, 了解自己問題點出在哪裡, 如何解決以及尋求對的幫助, 狀況才會改善.

 

"...作者形容「具有復原力 (resilient)」是遭受壓力時,彎曲但不折斷,回復原來形狀或狀態的能力。簡言之,「復原力」就是遭遇困境之後,回彈的能力。以前常把resilience解讀為「挫折容忍力」,但其實不止容忍,還要回彈。"

"「復原力」因情境、年齡而異,有人在工作中遇到逆境時不屈不撓,但遇到家庭或人際間的壓力時則無力招架,有人年輕時的「復原力」很高,但年紀大了卻下降了。而且遇到壓力時的調適不只靠自己,也要靠家庭、朋友、以及組織或社群的資源,甚至文化或宗教中的某些特殊力量,或多或少都有助於「復原力」。"

"然而,作者特別指出現代人的某些態度和行為對建立「復原力」沒有幫助,例如欠缺運動、過胖、學校體育課實施不確實、酗酒、過度使用3C產品、以及缺乏戶外活動等。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自戀傳染病」:一種唯我獨尊的態度,缺乏關愛的關係,以及對被注目和物質財富永不滿足的欲求,加上欠缺社會連結與社群精神淡漠...

 

from : https://business.facebook.com/julianhcliu/posts/10155250017744057

《Resilience 復原力》

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研究中心《簡言之》系列針對兒童的「Resilience復原力」製作了三支影片,簡介「復原力」是什麼?「復原力」的科學探究,以及如何建立「復原力」。這裡把三隻片子剪輯在一起,加配中文字幕,全長7分鐘,值得爸爸媽和老師們做為日常教養的參考。

那麼成年人呢?耶魯大學醫學院的Steven Southwick和西奈山醫學院的Dennis Charney兩位專家在《Resilience: The science of mastering life’s greatest challenge 復原力:掌握人生最大挑戰的科學》一書中,首先指出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曾經遭遇嚴重犯罪、家庭暴力、童年受虐、性侵、重大車禍、摯愛驟逝等創傷經驗,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高達9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遇見一次重大創傷,換言之,幾乎所有人都會遭逢逆境創傷,但是如何面對與處理則因人而異。

事發時,這些創傷把我們的生活捲進不可預期的混亂中,之後,有些人經年累月地遭受壓力的折磨,變得憂鬱、情緒低落、退縮、憤世嫉俗,有些人則不斷重現驚恐難過的創傷場景,總覺得危機四伏而需要高度警戒,甚至需要藥物或以酒精堵住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然而有些人則能從悲苦中走出,有人事過境遷像沒發生過什麼;有人雖忘不了痛楚,但已經會用健康的方式自己處理;更有人從創傷中學習而變得更健康更有人生智慧。

書中引用著名的二戰納粹集中營倖存者Viktor Frankl所說:「命運挾著暴力強壓在人們身上,那些威脅著要把人打爆的力道,也可以是提升人們的潛在發展力」。因此,兩位作者形容「具有復原力 (resilient)」是遭受壓力時,彎曲但不折斷,回復原來形狀或狀態的能力。簡言之,「復原力」就是遭遇困境之後,回彈的能力。以前常把resilience解讀為「挫折容忍力」,但其實不止容忍,還要回彈。

「復原力」因情境、年齡而異,有人在工作中遇到逆境時不屈不撓,但遇到家庭或人際間的壓力時則無力招架,有人年輕時的「復原力」很高,但年紀大了卻下降了。而且遇到壓力時的調適不只靠自己,也要靠家庭、朋友、以及組織或社群的資源,甚至文化或宗教中的某些特殊力量,或多或少都有助於「復原力」。然而,作者特別指出現代人的某些態度和行為對建立「復原力」沒有幫助,例如欠缺運動、過胖、學校體育課實施不確實、酗酒、過度使用3C產品、以及缺乏戶外活動等。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自戀傳染病」:一種唯我獨尊的態度,缺乏關愛的關係,以及對被注目和物質財富永不滿足的欲求,加上欠缺社會連結與社群精神淡漠... 美國人口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一人家庭」占總家庭的比例從1970年的17%到2005年的26%,個人式的視聽娛樂設備與風氣使人與人的連結變少,人們越來越孤獨對個體和群體的「復原力」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為了探究為什麼某些人更具有「復原力」,作者選擇了倖存的美軍越戰戰俘、接受最嚴苛挑戰的特種部隊教官、以及各行各業經歷身心劫難的平民百姓。他們的研究歸納出十點「復原力」因素,命運之神最愛在我們覺得天下太平時突然出招,在我們最放心的地方丟來一個難題,這時後,十個「復原力因素」會有幫助:

1. 樂觀以待:樂觀引燃「復原力」,也是其他「復原力因素」的能源。樂觀以待抱持希望與信心,相信未來會比現在更好。

2. 面對恐懼:一種調整式回應,如曼德拉所言:「勇氣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征服恐懼」。

3. 道德、倫理與利他:秉持信念,做該做的事情。

4. 宗教與靈性:宗教或有不同,與生俱來的靈性則長久存在。許多遭逢變故的倖存者說,宗教是支持他們最大的力量。

5. 社會支持:學習私密群體的溝通代碼,與親密夥伴保持連結。

6. 角色典範:典範的處世行事信念、態度、行為提供我們的發展藍圖。

7. 體能訓練:體適能與更加強化體能不只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等慢性病,更改善了情緒、心情、以及認知能力。

8. 大腦鍛鍊:自我挑戰訓練大腦冷靜思考,有助於在危機中作出快速正確的判斷。

9. 認知與情緒彈性:包括對挑戰保持彈性的看法,以及對壓力更具彈性的情緒反應。

10. 意義、目的與成長:作者再次引用Viktor Frankl的話:「人既不受歡愉支配,也不受權力支配,而是受到為存在尋找更高意義的意志驅動。」

如何鍛鍊「復原力」呢?兩位專家建議先從十個「復原力」因素中,選擇一、兩個跟個人價值觀接近,感覺自然,能夠配合生活形態的因素開始練習,耐心地練習,因為建立「復原力」需要花時間和持續的努力。然後慢慢再加更多的「復原力」因素,練習或許單調無趣,因為技能的學習離不開反覆練習,但也不要鑽牛角尖,一種練不來就換一種來練,一種方法無效就換一種方法,我想:這十個因素是從不同人迥異的境遇中歸納所得,沒有人十項全能,也沒有先後順序!能練幾個單項就夠好了,單項間也會互相支持。當然,「工具箱」裡的工具越多,需要時自然更可能應付裕如。

除了自我鍛鍊外,家庭、職場、社群中如何促進「復原力」呢?就家庭而言,我很喜歡作者對教養小孩的一個建議:做「夠好的媽媽 (good-enough mother)」最好,也就是保護孩子但不過度保護,提醒自己變成「直升機家長」,也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但隨著孩子成長與應付逆境的能力增加而逐漸延後滿足。在職場中,像成果遭到負面評價,陞遷落後,甚至丟掉工作等困境可能是人生中最常面對的挫折,作者建議即使放棄陞遷或加薪也要真誠面對自己的價值觀與道德標準,加上保持認知彈性,幽默感,以及尋找工作中的意義與目的。就社群而言,作者的建議則是除了共謀經濟發展外,成員之間以及成員與社群之間的關係,溝通以及共享資訊都有助於強化社群的「復原力」。

同樣歡迎轉傳分享~

arrow
arrow

    晟欣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